进入汛期以来
厦门多降水
雨后,非洲大蜗牛活跃起来
在小区、公园里
常常能看到它们的踪迹
还有不少人出于好奇
徒手抓了起来
网友纷纷提醒:
千万别碰!这是非洲大蜗牛!有毒!
展开剩余86%这些大蜗牛实际是
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
把它叫成“毒王”一点都不夸张
它就是褐云玛瑙螺
大家习惯叫它
——非洲大蜗牛
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,这段时间,厦门市开展了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清除行动,一些小区、公园也行动起来,整治清除非洲大蜗牛。
完整新闻报道请看↓
小区、公园
积极清除非洲大蜗牛
前两天,一场清除非洲大蜗牛的志愿活动,在国贸润园小区展开。当天晚上八点多,五十多名小区居民、党员志愿者,打着电筒,在小区内仔细寻找非洲大蜗牛的身影,一个多小时就清理了十几袋,共两百斤左右的非洲大蜗牛。
小区居民说,这几年,小区有不少非洲大蜗牛出没,破坏小区环境和绿化植被,所以他们这两年每年都会在小区组织清除活动,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能抓三百来斤。
国贸润园小区居民 曾育荣
经常在小区路面被居民踩到,好脏,第二天太阳一出来,踩到的蜗牛容易发臭,影响小区的环境。蜗牛主要以绿植为食物,所以它会破坏小区的绿植。
除了小区,非洲大蜗牛还喜欢在公园绿地的阴冷潮湿处安家。在金榜公园的池塘旁,记者看到,有不少非洲大蜗牛正趴在竹子、大王椰子树等植株上,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蜗牛药,撒向灌木丛深处。
公园管理方介绍,非洲大蜗牛身上携带多种细菌,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,还会大量啃食植株的嫩芽嫩叶。
作为外来入侵物种,非洲大蜗牛繁殖速度很快,所以,每年汛期,他们都会采取“人工+药物”防治的方法,在雨后非洲大蜗牛活跃期,采用人工捕捉,而晴天时,则用药物防治。
金榜公园管理所所长
李富栋
提醒广大市民游客,如果发现非洲大蜗牛,尽量不用手去触摸或者触碰。如果有触碰,要及时洗手,避免细菌通过口腔传播到人体。
我市开展非洲大蜗牛
集中清除行动
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,今年5月开始,我市开展了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清除行动,各区各部门按照属地原则,深入农田、果园、公园绿地、住宅小区等重点发生区域排查清除非洲大蜗牛。
截至目前,全市共组织排查600多次,发现并清除1200多处蜗牛聚集点。
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
李新波
在非洲大蜗牛暴发的集中区域和一些重点区域,我们开展差不多5个月的监测,有10个监测点。通过试点试种植物群落防控带和生物制剂的防控措施,并且考虑到非洲大蜗牛现在繁衍比较迅速、适应能力比较强,也缺乏天敌等一些特性,下一步,我们会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,做好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相结合的准备。
如何避免被感染?
记住“三要三不要”
要这样做:
①洗手升级版:接触可疑物品后,用75%酒精消毒+肥皂搓洗20秒。
②蔬菜消毒法:用流动动水冲洗30秒后,用果蔬消毒剂浸泡10分钟,尤其叶菜背面要重点处理。
③环境防护:在非洲大蜗牛经常出现的地方撒咖啡渣、石灰粉(蜗牛克星),每周清理排水沟积叶。
不要这样做:
提醒小朋友们不要捡拾蜗牛当玩具。
此前,广东一10岁男孩在路边抓“大蜗牛”玩,后出现持续、反复的发热和头痛的症状,最终被确诊患上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。
不要相信“高温烹煮可食用”的谣言,即使煮熟了,也不能保证食用的安全性。
如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,不要自行喷洒农药(可能污染水源),可以找物业公司进行处理,或者找专业的杀虫公司。如果在家里发现少量蜗牛,可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。蜗牛被撒食盐后,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亡。
记者/方曼丁 王瀚洋 杨仁杰
综合/特区新闻广场、广州日报等
来源:厦门广电
发布于:北京市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