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朝,有三种身份的人能够成为皇后:
第一类是由皇帝亲自册封的皇后。康熙时期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、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,均为康熙皇帝亲自册封的正宫皇后。其中,孝诚仁皇后更是康熙的发妻,地位尤为特殊。
第二类是新皇帝的生母。比如孝恭仁皇后乌雅氏,在康熙时代,她的最高封号仅为德妃。直到雍正皇帝登基,才将生母乌雅氏尊为唯一的太后,赋予皇后般的尊荣,且与康熙合葬于景陵,彰显其崇高地位。
第三类则是新帝的养母。以孝静成皇后钮祜禄氏为例,道光帝时期的最高位份是皇贵妃。她虽是咸丰帝的养母,但因曾意图“矫旨”让亲生儿子奕譞登基,得罪了咸丰。咸丰即位后未尊她为太后,而是封为皇贵太妃。后来钮祜禄氏病重,恭亲王奕譞请求咸丰,才得以尊她为太后,从而获得皇后尊荣,死后葬于皇后陵慕东陵。
在《甄嬛传》中,有一段剧情描绘了类似的养子立太子故事:皇三子弘时成为皇后宜修的养子,宜修百般努力促使雍正立弘时为太子。可惜弘时因替八阿哥允禩和九阿哥允塘求情,被雍正赶去做八爷的儿子。宜修听闻此事几近疯狂,坚称:“弘时废了就废了,大不了我再收养四阿哥、五阿哥,甚至六阿哥,只要我还是皇后,不论收养谁的儿子,将来登基我都是母后皇太后。”这充分显示,无论亲子还是养子继位,母亲都可成为掌握实权的太后。
展开剩余84%然而,在大清历史上,有两位母亲,虽然儿子都做过一国之君,却未曾被尊为太后,也未获得皇后之位,死后更无追封:
叶赫那拉·婉贞
苏完瓜尔佳·幼兰
她们到底是什么身份?为何一人自杀而终,另一人则因思念儿子病逝?
---
叶赫那拉·婉贞
提起叶赫那拉·婉贞,许多人或许不太熟悉,但一说慈禧,便无人不知。婉贞是慈禧的亲妹妹,姐妹相差六岁。按照清朝规矩,女子13至16岁必须参加选秀入宫,否则不能自由婚嫁。慈禧17岁时通过选秀进入咸丰宫成为“兰贵人”,那时婉贞仅11岁,还未到参选年龄。
慈禧出身并不显赫,父亲惠征只是个小小的笔帖式,因此初入宫时封号仅为贵人。然而她美貌出众且心机深沉,迅速赢得咸丰宠爱,生下咸丰帝唯一皇子载淳。因载淳是唯一皇子,慈禧母凭子贵,封为仅次于皇后慈安的懿贵妃。
几年后,婉贞到参选年龄参加选秀,尽管姐姐已是尊贵的懿贵妃,她却未被选中。按理,未选中的女子可由家长另行安排婚事,但清朝还有一条规定:未选中的秀女中有资质者,可许配给皇室贵胄为福晋。慈禧心中早已有了计划。
慈禧虽为贵妃,但权力尚未稳固,朝中无心腹势力。她野心极大,不甘只做深宫妃嫔,渴望实权。她的儿子载淳是唯一皇子,未来定会继位。慈禧看中了咸丰帝弟弟奕譞,文武双全,颇受朝中权贵女儿青睐,便说服咸丰将婉贞许配给奕譞,拉拢势力。
1859年,18岁的婉贞嫁给了淳郡王奕譞。婚后不久,她生下嫡长子载瀚,奕譞对她更加宠爱。然而这孩子两岁夭折,婉贞遭受沉重打击,数年无子,直到1871年才再孕,生下载湉。
这期间,咸丰帝去世,同治帝即位。奕譞作为慈禧妹夫,成为慈禧心腹。慈禧与恭亲王发动“西苑之变”,奕譞立下汗马功劳,获封要职。1864年,奕譞晋升为亲王。
1875年,同治帝英年早逝,无子嗣,皇位继承陷入僵局。按理应从“溥”字辈宗亲中选嗣帝,但慈禧不愿如此,她想保持垂帘听政的实权,故选中4岁的载湉继位。这样,慈禧能在未来十多年间掌控朝政。
奕譞与婉贞虽不愿,但为了性命,只能妥协,将载湉送入宫中。婉贞随后再生两子均夭折,载湉成为唯一成年的儿子,却不能常见母亲。即使见面,婉贞也需对皇帝行跪拜礼,失去母子间的亲密情感。
失去多个儿子、不能相见亲子,婉贞终日以泪洗面。与此同时,奕譞的侧福晋们陆续生子,地位稳固。婉贞只能握着载湉儿时衣物,感叹命运无常。她忍受这种思念折磨达22年,终于支撑不住病逝。
临终时,慈禧特准光绪帝载湉出宫探望生母,婉贞见儿子,话至嘴边却难言出口。婉贞去世后,光绪帝停朝11日,追尊其为“皇帝本生妣”,意为“皇帝生母”,但未获太后封号,更无皇后追封。
婉贞一生充满悲情:四子夭折三人,唯一存活儿子难得相见;姐姐慈禧虽权势滔天,却重权轻情;光绪帝虽为君王,实为傀儡,母子情分终成遗憾。
---
苏完瓜尔佳·幼兰
与婉贞命运相连的,还有一位女子——苏完瓜尔佳幼兰,虽然不是亲姐妹,却关系密切,按辈分应称婉贞为婆婆。幼兰是军机大臣荣禄之女,荣禄是慈禧的心腹重臣。慈禧将幼兰收为养女,身份尊贵,却也意味着她的命运将与慈禧紧密相连。
1902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,慈禧携光绪帝逃往保定。期间,慈禧将养女幼兰许配给醇亲王奕譞之子、光绪帝亲弟载沣为嫡福晋。
事实上,载沣原有婚约,但因京城危机未能完婚,其未婚妻及岳父母相继自尽。载沣母刘佳氏为他另定婚事,载沣亦很满意,却遭慈禧坚决反对,强迫悔婚。慈禧此举旨在巩固荣禄家族与醇亲王家的联盟,继续操控朝局。
幼兰与载沣的婚礼规格极高,仅次于皇子,高于亲王。1906年,幼兰生下长子溥仪。随后五年,她又生一子三女。
光绪帝虽为皇帝,却只经历一次选秀,妃嫔寥寥。皇后为慈禧侄女,光绪不喜,两人时常争执。二妃瑾妃和珍妃皆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,珍妃因得罪慈禧惨死井中。光绪终无子嗣,后嗣断绝。
光绪病重,慈禧身体亦不佳,但仍掌权并急选继承人。她选中醇亲王奕譞孙子载沣与幼兰所生、年仅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。溥仪过继给同治帝为嗣子,载沣获封摄政王。慈禧相信载沣能受控,成为自己延续权力的桥梁。
然而光绪帝逝世翌日,慈禧也病亡。虽然慈禧未能见证此局,溥仪继位已成定局。朝臣奉慈禧旨意推溥仪为皇帝,避免朝廷混乱。
溥仪得以登基,多亏荣禄生前的辅佐。荣禄对慈禧忠诚,慈禧亦因此对荣禄后人溥仪格外器重。荣禄去世多年,溥仪继位也被视为对荣禄的感恩回报。
慈禧去世后,侄女隆裕太后(光绪皇后)亦相继去世。无皇后管理后宫,权力转至靖康皇贵太妃(珍妃姐姐瑾妃)手中。
靖康皇贵太妃多年受慈禧压制,学得其霸道手段,掌权后极欲独揽大权。溥仪十三四岁时,因小太监送民国将领服装欲讨好皇帝,靖康皇贵太妃大发雷霆,斥责溥仪穿戴不当,强迫他换上龙袍。
她随即更换溥仪身边太监为自己信任者,专横跋扈,激起溥仪
发布于:天津市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